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1984年,是继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设立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较早的环境工程专业,它基于传统学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而诞生,秉承传统学科优势、顺应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时代要求而发展。
多年来,新老环工人丹心励耘,薪火承载,发挥传统学科优势,以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努力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宗旨: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多元人才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具备环境工程与给排水工程、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技能训练,能够从事城市、区域及流域和工业企业的水、气、固体废物和其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市政公共设施的系统设计、组织管理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特殊环境设计与管理要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城市、区域及流域和工业企业的水、气、固体废物和其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市政公共设施的系统设计、组织管理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特殊环境设计与管理要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多年的发展,已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80多名;1998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环境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9月获得环境工程博士点的授予权,2005年获得环境工程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设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已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上千名环境工程优秀本科生和近千名研究生人才。环境工程专业先后被确定为太原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及山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等。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现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和梯队层次合理、专业涵盖面广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6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8名,讲师12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0名。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海内外招贤纳士,引进人才,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近90%,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为100%,近60%的教师具有国外工作、学习等经历。
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发挥学科和专业特长,从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领域的理论与技术需求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水、气、声污染的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及环境规划等方面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国家级项目6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持完成地方政府科研项目与企业服务项目500多项,主持和参加省级教改课题4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和挑战杯竞赛2项;科研经费年均700多万,历年来总科研经费、人均科研经费在全校中名列前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50余篇,已出版教材和专著20多部;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5项。环境工程系教授、副教授同时承担相关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职务,多名教授、副教授已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山西省环境保护厅等省级部门知名专家。
环境工程专业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校内资源利用与企业资源利用相结合,师生互动与校地合作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专业理论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设置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工业废水处理、输水工程与水泵站、废水处理新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化学、环境修复技术、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系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等主要课程以及金工实习、环境监测教学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实习、水污染控制工程生产实习、固体废弃物处理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输水工程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并在省内和省外的上海、成都、西安、山东等地进行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固、代表性强、实习条件好的实习基地。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手段,以服务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特色,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将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实践技能和持续的创新能力的环境工程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与地方对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力争把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领先、引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专业。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看环工人再谱明日新篇章。